“以賽助旅,以賽扶產”,貴州省通過體育文化杠桿,努力撬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不僅以“村BA”點燃了當地人的生活熱情,還以其為突破口,發展休閑旅游、賽事旅游,不斷豐富文旅業態,做優農特產品,打造體育產業帶動鄉村振興的樣板。
這場全省群眾性體育賽事品牌成功舉辦的背后,離不開一批在粵農業龍頭企業的對口幫扶。

作為廣東省佛山市規模領先、產業鏈完整的水產養殖集團企業,生生農業集團一直踐行聯農帶農措施。據悉,生生農業集團2005年成立至今,已建立25個標準化水產養殖示范基地,早在2009年就成立佛山市首家省級農民水產專業合作社——佛山市順德區粵新生水產專業合作社,與水產專業合作社及企業建立產銷對接機制,通過“公司+示范基地+農戶+標準化”經營模式帶動養殖水面60萬畝,幫助超過10000戶農戶建立標準化健康養殖模式,帶動農戶實現數十億元經濟產出,為引導農民致富開辟了廣闊道路。
據悉,近年來,為助力廣東與貴州建立更加緊密的結對幫扶關系,生生農業集團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高質量落實對口幫扶支援工作,多舉措全方位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努力踐行企業社會擔當。
2021年10月20日,裝載著20000斤鳙魚的運載車從生生農業集團基地出發,為貴州省臺江縣舉行的“2021年粵黔漁業協作活動”添磚加瓦,“魚從南粵來,養殖助黔躍龍門;情是兩地深,山海相逢共富裕”,生生農業集團負責人表達了對粵黔協作的美好向往。

據了解,生生農業集團臺江縣稻漁產業化發展示范園總規劃用地216畝,以“產業+品牌+文旅”為核心,采取“政府+公司+基地+產業運營商+農戶+市場”結合的模式運營,促進臺江縣稻漁全產業鏈升級發展。

該示范園項目,肩負著實現鄉村振興、培養技術人才、帶動農村農戶共同富裕的重任。
期間,在“2022年東西部協作粵企入黔走進臺江”對接活動中,生生農業集團向臺江縣政府捐贈價值100萬元的優質魚苗,為稻漁產業化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與此同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生生農業集團在貴州臺江縣臺盤鄉積極開展高密度稻田養魚培訓活動,向村民講解漁種放養、投喂、稻病防治和魚病防治等養殖知識,用實際行動助力臺盤鄉村民脫貧致富。

時代催人奮進,在脫貧攻堅的新征程上,愿更多示范性企業發揮決策機制靈活、市場反應靈敏、資源配置高效的優勢,堅持因戶因人施策,因企因地制宜,找準“窮根”、對癥下藥,不斷探索創新幫扶路徑、組織形式、合作機制。在對口幫扶中,不斷譜寫“粵”來越好的東西部協作好“黔”景。